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天堂与地狱 #84

84.古人持有神性为

84.古人持有神性为人的观念,这一事实从神性向亚伯拉罕、罗得、约书亚、基甸、玛挪亚和他的妻子,以及其他人的显现明显看出来。这些人虽看见神是一个人,但仍将祂拜为宇宙之神,称其为天地之神,耶和华。主自己在约翰福音(8:56)教导,亚伯拉罕所仰望的,正是主;其他人所仰望的,也是主,这一点从祂的话明显可知:

从来没有人看见父,听见祂的声音,也没有看见祂的形像。(约翰福音1:18;5:37)

属天的奥秘 #8452

8452.“有鹌鹑上

8452.“有鹌鹑上来”表属世的快乐,良善通过这快乐被赋予。这从“鹌鹑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鹌鹑”是指属世的快乐。“鹌鹑”之所以表示属世的快乐,是因为它是一种海鸟,海鸟表示属世之物,所渴望的它的“肉”表示快乐(参看8431节)。鹌鹑之所以表示良善通过快乐被赋予,是因为它在晚上被赋予的。事实上,在来世,当对应于晚上的状态到来时,善灵,以及天使就被带回他们在世时所处的属世情感的状态,从而被带回其属世人的快乐。这一切的发生是为了使良善能从中出来,由此被赋予,也就是说,是为了叫他们能由此变得更完美(8426节)。所有人都通过在外在人或属世人中植入信和仁而变得更完美;事实上,若非信和仁被植入那里,良善和真理就无法从内在人或属灵人,也就是经由内在人从主流入,因为它们没有被接受。如果良善和真理没有被接受,那么它们的流注就会停止并消亡,甚至连内在人也关闭。由此明显可知,属世层必被完美地调整,以充当一个接受者或容器;这一切是通过快乐实现的;事实上,属于属世人的良善可称作快乐,因为它们就是感觉。
“鹌鹑”之所以表示属世的快乐,是因为如前所述,它是一种海鸟;经上说,它是从海上被刮来的:
有风从耶和华那里刮起,把鹌鹑由海上刮来,散落在营地。(民数记11:31)
海鸟及其肉表示属世的快乐,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贪欲的快乐。在以下摩西五经的经文中,“鹌鹑”就表示后一种快乐:
百姓中间的乌合之众大起贪欲,想要吃肉;他们说,现在我们的灵魂枯竭了,除这吗哪以外,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!有风从耶和华那里刮起,把鹌鹑由海上刮来,散落在营地;百姓起来,终日终夜,并次日一整天,收集鹌鹑;至少的也取了十贺梅珥,为自己摆列在营的四围。肉在他们牙齿之间,尚未吞咽,耶和华的怒气就向百姓发作,耶和华用极重的灾殃击打百姓。于是他给那地方起名叫“贪欲之人的坟墓”,因为他们在那里葬埋那起了贪欲的人。(民数记11:4, 6, 31-34)
此处“鹌鹑”表示贪欲的快乐。当有肉体或世俗之爱的快乐掌权并占据整个人,以至于毁灭与他同在的信之良善和真理时,这快乐就被称为贪欲的快乐。这种快乐被描述为百姓被极重的灾殃击打的原因。但在本章,晚上给予百姓的鹌鹑所表示的属世快乐并不是贪欲的快乐,而是对应于属灵人或内在人的良善的属世人或外在人的快乐。这种快乐含有属灵的良善在自己里面,而民数记11章所论述的贪欲快乐含有地狱的邪恶在自己里面。这二者都叫快乐,也都被感觉为快乐。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能再大了,或说可能是最大的;因为这一种快乐含有天堂在自己里面,而那一种快乐则含有地狱。此外,当外在被脱去时,这一种快乐就向此人变成天堂,那一种快乐则向他变成地狱。
此中情形就像两个女人,从外表看,她们都有漂亮的脸蛋,过着美好的生活;但从内在看,彼此却完全不同。也就是说,这一个是贞洁、健康的,而那一个是淫荡、腐朽的;因此,这一个的灵与天使同在,那一个的灵与魔鬼同在。不过,她们的真正本质不会显现,除非外在被卷走,内在被揭开。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什么是含有良善在里面的属世快乐,这快乐由本章的“鹌鹑”来表示;以及什么是含有邪恶在里面的属世快乐,这快乐由民数记11章的“鹌鹑”来表示。

属天的奥秘 #10112

10112.“只是外

10112.“只是外人不可吃”表那些不承认主的人没有将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。这从“外人”或外邦人和“吃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“外人”或外邦人是指那些在教会之外的人(2049, 2115, 7996节);那些不承认主的人可以说就在教会之外;在犹太民族当中,那些不承认耶和华是他们的神,或不允许自己在教会的仪式中接受指示的人可以说就在教会之外;那些承认祂,允许自己接受指示的人被称为“寄居的”,他们拥有和本地人一样的权利(8007, 8013, 9196节)。“吃”是指将良善变成人自己的(10109节)。不承认主的人之所以没有将良善变成他们自己的,是因为承认一个人的神是宗教信仰的起点,在基督徒当中,承认主是教会的起点;因为没有对主的承认,不可能有传给,随之也不可能有信,因而不可能任何爱。正因如此,基督教会所教导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有主就没有救恩。因为凡一个人称之为真理并相信的东西,以及凡他称之为良善并热爱的东西,都不能被称为真理和良善,除非它来自神性,因而除非它来自主。事实上,没有人能凭自己相信真理,或实行良善;相反,如众所周知的,一切真理和一切良善都是从上头来的。由此很明显地看出,教会里那些不承认主的人不可能拥有信,因而也不可能拥有对神的任何爱,从而不可能得救。这一点在以色列民族当中由这一命令来代表:他们要承认耶和华是他们的神,他们的敬拜会被接纳并称为圣,那时他们要分别为圣,无论就其内层而言,他们是何品质。因为代表纯粹是外在的,对这个民族来说,仅处于外在就足够了(参看9320e节所提到的地方)。因此,他们当中那些不承认耶和华,而是承认别神的人,无论如何献上一样的祭物,和其他人一样敬拜,仍被逐出教会,如那些拜巴力和其他神明的人。由此可见,那些生在教会,心里却否认,或说不接受主,无论他们对待他人的方式,或说在道德生活上品质如何的人,在来世将面临怎样的命运。大量经历也使我得以认识到,他们不可能得救;主在约翰福音中也明确教导了这一点:
  信子的人有永生;不信子的人不得见生命,神的震怒停留在他身上。(约翰福音3:36)
  至于教会之外的各个民族,那些出于其宗教信仰而活在某种对邻之仁和某种对人形式的神,宇宙创造者的爱之中的人,在来世被主接纳并得救。因为当被天使教导时,这些人承认主,信祂并爱祂(参看2589-2604节)。
  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